2023

南财金种子企业数据库及数据分析报道

Entry type: Portfolio

Country/area: China

Publishing organisation: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Organisation size: Big

Cover letter:

我自2005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新闻,至今已有17年。2005年到2015年,我在《21世纪经济报道》做了10年的记者、其中2008年到2009年的两年里担任南方都市报驻香港记者;随后2016年,我进入21世纪经济报道担任资深编辑。自2020年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母公司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Southern Finance Omnimedia Group)探索转型,试图成为“中国的彭博社”,既提供新闻也提供数据。在此背景下,我也在新闻采编的基础上做复合转型,我既是记者,也是数据库产品经理,同时还是研究员。
作为数据产品经理,我带领技术人员,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2022年建成了一个名为“南财金种子企业产业数据库”的数据库,该数据库聚焦中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目前在库企业10万多家。企业数据有100多个数据维度,产业数据涵盖国内企业、国际巨头、产业链、行业人物、产业研究及资讯等多个方面。数据库保持更新,全面监测企业上市退市、税务司法、经营搬迁等成长动态,跟踪中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成长。
作为记者,我利用技术手段挖掘该数据库,做深入的数据分析,并跟新闻采访相结合,撰写数据新闻和深度报道。同时,该数据库对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的所有采编人员开放,为他们提供数据,支撑我们的更多报道。
作为研究员,我要利用这个数据库,同时结合对高科技企业和行业的实地采访调研,深入研究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情况、问题和挑战。就此,2021年底,我撰写完成并发布了一篇深度报告;2022年的报告因中国国内疫情原因有所滞后,也在进行当中。

Description of portfolio:

这个作品集是基于我做的“南财金种子企业产业数据库”并以我为主要作者、在2022年发表的多篇报道。作品集包括三类报道:
第一类是南财金种子企业产业库报告,也就是针对该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变化情况而做的数据分析报道,如链接1、链接2和链接3,作者都是我。报道内容包括中国各省高科技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变化、企业退市及上市的数量变化和趋势、科技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情况等。做这类报道的挑战在于数据要准确:首先数据库的数据需要不断清洗、去除芜杂和错乱数据,得到干净无误的数据。其次,再运用EXCEL工具进行各种比较和统计分析,这个过程中分析逻辑和计算也必须准确。一旦发现一处错了,就得推倒重来。为此我每写一篇报道,都要做数十张EXCEL表、统计分析到深夜乃至凌晨。
第二类是运用数据库的存量数据,利用视觉化工具,做的数据可视化报道,如链接4,我是报道的策划和数据支持。这类报道的关键是根据主题,从数据库中选取合适的数据,并跟视觉编辑讨论,设计出最适宜表现的形式。
第三类是运用数据库的数据,针对一个地区如深圳市的高科技企业整体情况,来做的区域经济报道,报道的作者是深圳站记者,我提供数据支持。如链接4和链接5。这类报道的挑战在于,要针对采编的需求,给他们提供现成的统计结果,为此我要对数据库的原始数据做进一步加工,有时还要把“南财金种子企业产业数据库”的数据与其它来源如WIND数据相结合,一起提供给写报道的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读者是中国收入较高、知识层次也较高的中高端人群,在这些读者中,上述三类数据新闻着重影响的是关注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政府、投融资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经营者。由于该数据库以及基于数据库所做的出色报道,南方电网开始跟我们合作,进一步充实高科技企业的用电数据;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家科技企业们也积极向我们反馈他们对于政策和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Project links: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114/herald/6acbb2ebf23fb04bacdecc18b2884ebc.html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531/herald/8514cbda121c9caf989d99e083227547.html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601/herald/73ca2832400a0693e2ff089736c37259.html

https://app.21jingji.com/h5/2022/06_nansha/#/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624/herald/2ddfc7f4c7c717954a1c90d1285e4dcf.html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830/herald/9669015cf123dffb0ec58ab154d4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