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總論篇】檢視六都市長候選人政見:撒錢補助居多、缺跨域整合概念
Entry type: Single project
Country/area: Taiwan
Publishing organisation: 報導者
Organisation size: Small
Publication date: 2022-11-17
Language: Chinese
Authors: 柯皓翔、嚴文廷、孔德廉、陳德倫、林雨佑、江世民、何榮幸、盧信希、孟嘉美、劉怡廷、張詩芸、陳思樺、汪彥成、陳曉威、林彥廷、楊子磊、余志偉、黃世澤

Biography:
《報導者》是台灣非營利網路媒體,聚焦公共領域深度報導及調查報導;團隊持續探索不同敘事方式,積極結合數據分析輔助議題開發,並透過資訊圖表、多媒體專題等形式面向讀者。
Project description:
台灣2022年11月舉辦重要地方選舉,但候選人政見鮮少被媒體爬梳討論。《報導者》聚焦社會住宅、幼托、長照、綠運輸4項議題,與專業NGO團體合作,解讀並分析直轄市長候選人政見可行性,作為選民投票前參考。
Impact reached:
1. 公共服務:此報導希望作為公共服務,讓民眾在投票之前可以基於候選人政見做出選擇。
2. 反映當前台灣重要議題:台灣正面對少子化、高齡化、房價高漲、淨零轉型(淨零碳排)等重要議題,報導團隊選擇幼托、長照、社會住宅、綠色運輸4個領域進行政見分析,帶動重要議題關注和討論。
3. 候選人當選後是否履行承諾、上任後是否實踐競選支票,值得被檢驗。本篇報導所收集到的資料,將可作為未來監督執政者的依據。
Techniques/technologies used:
1. 使用CrowdTangle批量收集候選人貼文:台灣政治人物習慣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也是各項資訊重要集散地,包括政績、政見,大多會放在專頁上。為了有效率地收集候選人貼文資料,我們使用了CrowdTangle工具,輸入候選人專頁ID後,設定日期範圍,便可快速下載歷史貼文資料,也方便取得各篇貼文的url,以利檢視。
2. 使用Flourish的卡片模板,實現兩層資訊點擊:為了做好資訊層級劃分,我們將候選人政見與專業團體評析等資訊分為兩層,一旦在Google Spreadsheet整理好政見資料後,便可透過模板迅速生成嵌入碼。圖表格式則由設計師客製化更改CSS語法,以達到理想的版型及配色。
Context about the project:
1. 政見資料收集:我們這次鎖定的候選人總共有15位,每一位我們都要取得4個領域的政見。我們透過4位記者分工,分別與競選辦公室聯繫,請對方提供政見資料,不過並非每個團隊都提供理想品質的資料,或因選舉考量而無法提早提供,此時就需要報導團隊自行從其它管道整理,這都是製作時的附加成本。
2. 子題設定:四大領域下面,我們都請教專業團體意見,設定若干關鍵子題,以利讀者掌握重要討論面向,也讓龐雜的資訊更有層次架構。
3. 資料清洗及篩選:實務上候選人提供的政見可能夾雜多個概念,團隊需手動將政見切割成一行行的資料(最小單位)。針對尋求連任者,我們亦從貼文中整理候選人政績,但相關資訊可能過於瑣碎,反而須去蕪存菁。為了呈現清楚資訊,我們優先考量某項政績是否高度頻繁被提及,也會由負責該領域、對議題熟悉的記者進行把關篩選。
4. 專業團體逐一評析政見:政見資料由於不斷更新調整,報導團隊也因此區分多個作業波段,提供外部專業團體檢視資料,其中時程的把握是一大挑戰。
5. 人力:政見資料的整理是本篇報導最大的成本所在。由3位工讀生、1位資料記者整理資料。資料整理到一定階段後,再由另外4位文字記者採訪撰文。
What can other journalists learn from this project?
1. 看見當前政見及政策的盲區:我們的報導指出,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往往缺乏跨域整合概念、常透過各項補助加碼撒錢,報導中提出的觀察點,是記者持續監督執政者的著力點。
2. 卡片報導形式值得參考:若報導符合「檢視細節」、「大量資訊」、「分類」、「評比」等特性,適合透過類似的介面進行報導。對於資源較有限的編輯室來說,採用Flourish及Spreadsheet的執行方法值得被採納。
Project links: